首页 博士论文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文化传承探析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文化传承探析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文化传承探析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主要载体,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课程,教师可以积极推动…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文化传承探析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主要载体,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课程,教师可以积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材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课程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而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课程教学;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传承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持有一个较为积极的态度,但是各个高校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教学任务,尚未上升到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层面,这就导致教学策略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性。相对来讲,教学对策不够完整,且相关的理论研究不成熟。本文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以及其实现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意义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以期能提高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精神世界。

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以及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都具有深刻的意义。首先,古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是发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所在。故此,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对于文学作品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其次,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分支较多,内容丰富,且涵盖了几千年的文明。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有着时代鲜明的特征,囊括了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文化、朝代变更等信息,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因而,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知识以及我国古代文明。再次,古代文学作品是历史的缩影,这些作品中既蕴含着民族性格,也凝结了民族的信念,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既有利于树立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信心,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最后,古代文学作品用词精炼、语言典雅,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落实核心素养。此外,古代文学作品中也蕴含着古代文学家们的正确思想价值观,而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学生就能被其中蕴含的精神感染,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目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保守单一

事实上,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未掌握正确的授课方式,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黑板+教材”的方式教学。在授课时,教师大多先是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遍文章,而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学生讲解相应的词句,最后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内容,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在这种保守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会对阅读过程感到厌烦,他们难以从阅读的文章中找到快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能力,应该以学生本身为主。尤其在课堂教学开展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保证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行文思路进行梳理。教师则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对学生进行辅助,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一味地灌输自己的想法。此种情况下,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学生阅读知识范围受限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都要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面临着一定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思想的认知度,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缓解思想压力。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觉得高校阶段的学习十分紧张,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限制学生阅读的内容和阅读范围,将阅读的范围局限于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考试相关的内容之中,这就导致学生难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敬而远之。如果不能用兴趣来推动阅读,那么在这种被动的阅读环境下,学生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和叛逆思想,阅读能力当然不能获得有效的提高。

三、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完善教材设置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当前高校的教材中,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覆盖并不全面,这就使得传统文化精神难以全面渗透。故此,高校需要完善教材设置。首先,高校应该增加教材中的古代文学作品数量,让学生在多读多学中,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其次,高校需要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在教材设置时,高校若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那么学生就难以懂得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写作风格。故此,高校在编撰教材时,就应该按照诗歌、小说等对文学作品进行细分。再次,高校在丰富文学作品的种类,扩充文学作品的范围时,也应该注意选择范围。自古以来,我国所崇尚的都是儒学与佛学,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形式主要为信仰、习俗等。这种传承方式,无疑会导致其他文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此外,不同朝代的文学作品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选择文学作品时,通常也会存在朝代不均衡的现象。最后,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编排时,也需要注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古代文学作品。此外,教材中部分知识可能较为难以理解,所以高校还应该着力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二)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个人素养,直接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处于求学阶段,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并不深入,若教师能力有限,那么教师就无法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带领学生深入古代文学作品的世界,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其次要原因就是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若教师无法以个人魅力影响学生,那么学生不仅不愿意主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甚至会对教师、课程产生抵触情绪。故此,想要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就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与教学能力。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其次,教师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而应该不断阅读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世界,在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最后,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谨记以身作则。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许多美德,在讲解这些知识,传承这些美德时,教师需要谨言慎行,与文学作品中的要求相一致。如此,学生才能信服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

(三)优化课程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实现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故此,优化课程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精心备课,使得课堂内容充实具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解时,既要尊重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准翻译、历史事实等,又要从多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使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内涵美等。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的美好品格。例如:在教授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时,教师就可以先结合文章的内容与教辅资料对这两句诗进行翻译,让学生明白其精确的含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诗句的内涵,以此激发学生深入了解诗句。仍旧以柳永的诗为例。在课堂教学时,想让学生了解这两句诗的内涵,较为困难,故此,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些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两句诗的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最后,教师需要注意使用多媒体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授《西厢记》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戏曲、电视剧等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课堂讨论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西厢记》中蕴含的知识以及寄托的情思。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来讲十分重要,想要获得较强的语感,需要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之中总结经验,形成对文字、句式等内容一定的敏感性。语感直接反映了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教师想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感,就需要在对具体的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时,带领学生们去对作品形成一定的感知力,强化学生对于作品情感的理解,并且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进行练习,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创造出符合文学作品的新意象。创设一定的语言应用环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在当前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的背景下,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情景来满足学生对于意象、韵味、音乐等内容美的感受。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思维规律角度出发,力求设置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注重语调、语气以及重读音节等内容,从而正确理解实词、虚词以及各种非固定式的句子,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当然,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构思以及立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随着教师开展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篇目的增加,学生们积累的文学知识越来越强,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也会显著提升,这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承传统文化。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精神世界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符合当前与时俱进的思路以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方式、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等限制,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难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阻碍。教师想要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需要积极开拓全新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微课教学、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平台等等都是可以被广泛应用的模式。相信高校教师在对这些内容进行一定的优化之后,不仅可以提升高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实效,还可以真正地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文化内涵丰富的青年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浩.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传承[J].散文百家(理论),2020(6):178.

[2]曹静.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探究[J].汉字文化,2020(18):100-101.

[3]白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探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2):135-136.

[4]杨晓彩.阅读思考提问——对《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J].文教资料,2016(9):25-27.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boshi/1568/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