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士论文 文人在戏曲史上地位和作用探究

文人在戏曲史上地位和作用探究

文人在戏曲史上地位和作用探究 【摘要】中国戏曲最初是民间戏剧,由于受到文人文化修养、社会阅历、政治经验、审美意趣的影响,戏曲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高层次上与社会的联系,因而在文学创作、…

文人在戏曲史上地位和作用探究

【摘要】中国戏曲最初是民间戏剧,由于受到文人文化修养、社会阅历、政治经验、审美意趣的影响,戏曲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高层次上与社会的联系,因而在文学创作、声腔革新与传播、戏曲研究及论著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文人;戏曲文学;戏曲声腔;戏曲论著

一、文人与戏曲文学创作

南戏的形成是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文人参加创作了一系列的戏曲著作。明徐渭《南词叙录》里面曾经记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①南戏之中最初的戏文为《张协状元》,是九山书会的文人独立编写的,一经出世便风靡一时。除编撰剧文外,书会文人还参与演出,使南戏在市民阶层得以传播和发展。在戏曲史上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极具盛名。《荆钗记》为宋元时期苏州敬告书会文人编撰,《刘知远白兔记》为永嘉书会文人所著,《拜月亭》为吴门医隐施惠美所著,《杀狗记》为明初秀才徐畛所著。高明《琵琶记》完善了戏曲文学剧本的创作风格,加强了南戏的文学品味和艺术层次,“于是村仿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也。”②由此可以看出,文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参与和推崇已逐开先河。在南戏刚形成一段时期内,北杂剧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建设起来。元朝的统治阶级限制汉族知识分子参政,大批文人投入到北杂剧的创作之中,因此元杂剧的文学剧创作数量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极大地提升了元杂剧的艺术价值和文学造诣,当中最具影响力的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③另外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王实甫的《西厢记》成为在元杂剧最为兴旺时期的代表作品。明代初年,戏曲史上迎来了传奇的时代。北曲杂剧日渐衰落、南戏吸收了北曲杂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步演进到了传奇阶段。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后,提升了这种戏曲的艺术性,很多文人墨客纷纷加入传奇创作的队伍。万历年间汤显祖创作“临川四梦”,在明代曲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州派的出现给明未清初的曲坛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李玉为首的苏州派作家组成社团,以曲会友,为戏曲创作添加了全新的元素。主要成员有李玉、朱素臣、朱佑朝、张大复等人,以李玉的《清忠浮》为代表作。清康熙年间,是我国戏曲的一个变革时期,花部诸腔戏曲迅速发展,传奇的创作开始走向衰落,但洪昇和孔尚任,史称“南洪北孔”,分别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为著作,将传奇的文学创作推向了巅峰。洪昇的《长生殿》着重历史真实与戏剧真实有机统一,盛行于当时的曲坛。清徐麟为《长生殿》序中云:“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④孔尚任《桃花扇》重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具艺术效果,为后世人所重视。

二、文人与戏曲声腔传播

宋金元时代,文人在戏曲声腔中喜好用俚语作为戏曲的语言唱腔,同时戏曲声腔在不断发展中吸收宋代词调、诸宫调、唱赚,分别形成了南曲和北曲。北曲多以文人创作,南曲则在民间小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曲,进而发展为“南腔北调”。明代中叶以后陆续出现新生腔调,称之为“南曲单腔变体”,实则是在南北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曲的单腔体产生了诸多声腔,即余姚、海盐、弋阳、昆山等唱腔。魏良铺对昆山腔的改革中,有诸多的文人、歌工为之润色。首先在演唱上采用依字定腔,对演唱的语音做了严格的规定,通用中州语言;其次在昆山腔伴奏音乐的改造中,加入了弦索伴奏音乐;最后在演唱节奏方面,改变了演唱速度,一个字由头、腹、尾三部分徐徐吐出。“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崑山’”⑤昆山腔唱法妙入曲里,形成“水墨腔”,高雅、优美,迅速在曲坛传播,迎合了文人学士审美情趣,取代了流行于上流社会的余姚腔和海盐腔,流传于大江南北。弋阳腔的戏曲风格十分顺畅,其内涵较为浅显,在民间广为流传,也受到文人的喜欢,在文人士大夫中受到一定的推崇。弋阳腔与其他声腔结合后,成为了高腔。“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又谓秧腔,秧即弋之转声。”⑥高腔的唱腔调高,声音高亢洪亮。李振声《百戏竹之词》记载高腔伴奏音乐不用弦索乐器,用鼓锣和人声帮唱。乾隆年间高腔在南方一路活动,按照清朝的文献记录:“现今所唱,即系‘高腔’,并无别有弋阳词曲。”⑦《缀白裘》里就收有高腔剧目《借靴》。另外在其他戏里,也时常见到高腔曲牌。可以看出随着高腔的崛起,弋阳腔逐渐被代替,其音乐成分较为广泛地流传在我国南方众多剧种中。板式变化体唱腔的出现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又一次大的音乐体制改革,最早记载的文人剧作家唐英用秦腔、梆子腔改编的《古博堂传奇》里就有板式变化剧目。秦腔,用梆子击节,俗称梆子腔,具有高亢、激越的人声歌唱风格。在秦腔的改革中,魏长生首次加入了胡琴,帮人声托唱,使得秦腔在京名声大起,各大剧班都竞相学之,演出盛况甚至一度盖过昆曲,而后秦腔逐步在我国北部发展起来。“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加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少变之。”⑧秦腔在各地形成有地方风格的梆子腔系统,直到乾隆年间,秦腔已广为流传。秦腔在北京又陆续和多种声腔融合,徽班进京后,秦腔与二黄腔、西皮腔融合形成了全新的腔调,由此皮黄腔系在京发展起来。

三、文人与戏曲研究论著

元代至明初戏曲经过历代的积淀逐步走向成熟,出现了许多戏曲研究论著。如夏庭芝《青楼集》所记录的是戏曲艺人的生平事迹,并且在诸宫调等戏曲曲调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表演理论主张。钟嗣成《录鬼簿》,记录了元代戏曲作家的生平与剧目,在戏曲的功能性、题材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主张和看法。周德清《中原音韵》为元代北曲实用韵的总结及曲律、曲韵等方面的研究主张。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是一本完善的北曲收录合集,收录了335支曲调,依照十二宫调进行划分。明中期,戏曲理论发展迅速,戏曲理论家在研究史料的同时,加入了戏曲艺术规律的探索。沈璟在其《南曲全谱》中提出了戏曲要严格遵循曲律,并推崇戏曲本色的主张,校订了各曲的出处、板拍、句式、四声韵脚等。沈璟继承了何俊良的戏曲主张,并完善了这一观念,“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律吕也难褒奖。”⑨编有《南戏韵选》《论词六则》《唱曲当知》《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沈璟的严守曲律与推崇本色的戏曲主张,获得了一些文人墨客的认可,成为了一个独特派别——吴江派。吴江派中王骥德著有戏曲理论《曲律》《南词正韵》等。《曲律》中,王骥德侧重于戏曲“曲”作法的总结,归纳出作曲的三个视角,“余谓品中止宜取传奇之佳者,次及词曲略工,搬演可观者,总以上中下三等第之,不必多立名目。”⑩按照戏曲的起源、宫调、音律、结构、情节、语言、角色等作出了论述。冯梦龙在戏曲的“调、韵、词”中发表了自己的戏曲主张,著有《墨憨斋定本传奇》,吕天成著有《曲品》。吴江派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成为昆曲鼻祖。清代初年,戏曲理论方面经过了元、明两代的积累,理论家在充分吸收前人戏曲理论知识的同时,全面总结和完善了戏曲理论的研究。“李渔著有戏曲理论《闲情偶寄》,对于戏曲创作和戏曲表演分别研究了其自身的戏曲研究主张。《词曲部》从结构、词采、韵律、宾白、科诨、格局六个方面论述了戏曲的创作问题;《演习部》从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等五个方面对戏曲表演做出了论述。因此李渔的戏曲理论概括为编剧理论和演剧理论。”⑪在编剧理论中李渔强调剧本创作的特殊性,那就是编剧应从舞台实践出发,着重于结合题材、语言、音律等;在演剧理论中,他主张选剧与舞台实践相结合,既要“仍其本质”,又要“便其风姿”,根据舞台实践的要求,对原著做一些调整。除此之外,李渔还提出戏曲伴奏音乐要做到“主行客随”,达到唱腔与伴奏音乐的有机结合。除李渔外,戏曲理论家金圣叹对《西厢记》的戏曲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等作出了自己的研究与论述,由此形成了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的论著,形成较为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

四、总结

在中国戏曲史上,历代文人从戏曲文学到声腔流传再到戏曲研究论著,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参与创作了大量的戏曲文学作品,也编著了诸多的戏曲论著,为后世研究戏曲史提供了丰厚的史料储备,在戏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boshi/1602/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