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士论文 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摘要: [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原则,为正确认识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与目的、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提供重要依据,在会计实务操作中被广泛应用。由于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方法是针对多数企业共性的交易实…

[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原则,为正确认识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与目的、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提供重要依据,在会计实务操作中被广泛应用。由于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方法是针对多数企业共性的交易实质进行的总结概括,在企业的具体实务操作中选择或判断的空间过大,导致公司间信息缺乏可比性,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工作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因此还原经济业务实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础理念后,结合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特点,深层探索如何在会计核算中运用与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关键词]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企业;资产;会计准则

1分析实质重于形式

1.1概述

了解实践案例可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企业日常会计处理工作中一直都有引用,其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每项工作都有积极影响。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有很多原则要求,其中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为重点,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以会计信息质量特点为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此原则包含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点和会计确认、计量等有关工作的修正与管控。新会计准则的提出,将两者有效整合到一起,并提出企业在实施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报告等工作时,要拿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作为依据,会计信息一定要全面展现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现实意义,不能仅将相应的法律形式作为核算依据。

1.2意义

一方面,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和完善。新会计准则中提出,“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现阶段我国特定市场经济背景下展现出的会计准则局限性有极大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展现真实而完善的企业会计要素和现实会计核算等工作,以此优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另一方面,完善会计体系。“实质重于形式”的提出优化了原有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属于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的通用原则,主要用在收入和费用确认上。在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现金流量对企业长期发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可以做到真实展现,并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核心,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看作重点,一起融入现金流量编制实施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工作,以此构建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

2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与体现分析

2.1明确资产

新会计准则提出,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这些资源预期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这一定义包含三个重点:过去、现在及将来。此时的“现在”是指,资产一定要在企业手中管控,所指的拥有就是是否具备“所有权”,而企业一般用其作为判断依据,而控制是说虽然企业并没有这项资产的所有权,但是这项资产带来的收益和风险需要企业自身承担,此时的控制就体现在资产确认过程中要观察其存在的经济实质,这也间接展现出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以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为例,从法律角度分析,从租赁初期,承租者并没有获取这一资产的法定所有权,不能确认为资产,而从经济角度分析,承租者在承担支付约金时,也拥有了公允价值和相关财务费用,因此其可以获取在应用年限内的大部分租赁资产的经济效益,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进行研究,其就是资产。而在定义中的“将来”要求资产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此时结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研究,企业拥有的积压商品、淘汰设施等都不属于资产,也不能再作为资产实施会计核算。

2.2计提资产减值

了解实践案例可知,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虽然体现了谨慎性的原则,但也体现出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资产负债表日,若是有一项资产的实际价值出现变化,原本的账面价值将难以展现出真实而完善的现时资产状态,此时就需要会计工作人员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进行调节,以此保障资产未来的经济效益得到全面展现。以企业部分应收账款为例,应收欠款虽然没有超出三年,债务人也没有提出破产,从表面来看,这项应收账款很可能回收,但从本质上分析,债务人已经因为自然灾害宣布停产,资产存在减值,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倒闭,短期内无法偿还债务,企业会确认为坏账。

2.3明确长期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

新会计准则提出,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核算工作中,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成本法与权益法。在明确具体方法后,后续会计核算工作要对其是否得到控制和具体影响进行研究,并在分析表决权资本所占比重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被投资单位的实质影响程度,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企业能否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中拥有一半以上的投票权就属于经济业务的实质展现。

2.4明确借款费用

借款费用准则提出,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直接归纳到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活动中,并予以资本化,计入到有关资产成本中。其他借款费用,要在发生过程中结合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到当期损益中。建造或生产满足资本化要求的资产,可以实现预计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情况下,借款费用也要停止资本化。换句话说,若是企业某项应该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虽然表象上并没有结束建造并进行验收,但从实质重于形式角度分析,资产的实体建造或生产工作都已结束并达到了预计可使用状态,此时就要作为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后续借款费用化。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全面预防企业在工程交付使用后,依据迟迟不办理竣工结算的方法,增加借款费用资本化,促使那些本应费用化的借款费用,实现虚增当期效益。[1]

2.5收入准则

了解新时展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收入准则可知,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发出,而是要明确经济业务的实质内容,也就是说要从本质上研究商品所有权包含的风险与报酬转移。以企业推销新产品为例,向消费者提出一个月的新产品试用期,在这一阶段,若是产品使用效果不佳,企业可以无条件退款,此时就算产品已经付款结束,因为无法估计退货的概率,产品所有权包含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没有随着实务的交付而转移,所以企业无法明确,依旧需要进行后期观察和反馈。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问题

3.1不要过分强调

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选择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在遇到其他会计原则并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要真实、完整地展现企业生产经营状态,并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不要过于强调实质,而忽视形式。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则包含了明确性、可比性及客观性等,而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等是对其他原则的填充,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需要被过于关注。

3.2演变为会计报表的工具

了解实践案例可知,大部分企业引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主观性,将其转变为会计报表的工具,为违法行为提供“安全保障”,严重的还会为会计处理工作的主观臆断提供依据,难以优化会计信息质量。新会计准则的提出,为会计工作人员提供了自主研究和专业判断的空间,此时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持续提高。了解新时展要求,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拥有判断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外在形式不同的专业技能,并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关注企业引用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3.3灵活引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在新时展背景下,要想做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就要保障引用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备灵活性,不但满足信息质量要求,而且不会出现主观臆断,促使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在企业会计核算革新工作中凸显作用,实现预期设定的发展目标。[2]

4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对方案

4.1优化会计核算理论

在信息技术持续革新的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不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实践操作上都与以往工作产生了差距,此时要想满足日益革新的市场需求,就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优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会计业务展现出多样化特点,特别是在电商环境下企业交易面不断拓展,若只遵守单一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工作,是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除了要学习先进理论知识外,还要强化自身对新技术的熟练性,以此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以新技术作为方向优化会计核算理论,再整合新理论引导会计工作,科学引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但能凸显出原则的重要性,而且可以与其他原则协调发展,进而为企业的革新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4.2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企业会计工作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其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因此要想预防“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影响发展效益,要从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入手,促使会计工作人员明确认识到管理企业效益对企业和人员的影响,以此优化企业发展过程中获取的经济效益。具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要从日常工作入手,优化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其二,要注重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工作,绝不能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维护自身权益,推广国家法律规定,促使企业充分发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形式,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具有积极作用。[3]

4.3强化审计工作

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是彼此关联的。推广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效性,但对审计工作来说却增加了一定风险。为了保障审计工作展现出自身价值,工作人员一定要从事物表面深入到底层观察本质。以财务报表为例,其属于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也会影响使用者的判断,而在审计工作的引导下可以有效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以此控制企业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企业发展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要结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经济业务实质进行职业判断,并不能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规定形式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实而完善的展现和记载企业的发展状态,以此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会计信息资料,促使企业可以安全而稳定地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J].企业界,2016(8):85-88.

[2]王陆杰,聂雨方.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纳税,2017(21).

[3]邢増娴.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8(11).

作者:崔耀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boshi/6186/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