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士论文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 摘要: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上升、降水不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或天气事件频发等几个方面。这些气候变化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减弱了农业生…

摘要: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上升、降水不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或天气事件频发等几个方面。这些气候变化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减弱了农业生产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基于此,我们要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方保障。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经济;农业生产

在自然条件自身变化和以工业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近几十年来全球正在经历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形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依赖气候条件的农业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速已经放缓,而且气候变化将会加剧这种减缓趋势。异常的气候变化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使得原本立足于严重自然灾害和脆弱生态环境的中国农业更是雪上加霜。据统计,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当然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在我国也会带来作物种植熟制北移、冻害减轻等正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农业病虫害增加、农作物品质下降、洪涝灾害频发等负面影响远远高于正面影响。可以说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气候变化的表现

作为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因而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几次的报告来看,1950年以来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CO2浓度增加、冰雪覆盖面积减少等气候变化是几十年乃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这些气候变化带来的气象灾害不仅可以改变农业空间布局,引发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而且往往会在大范围对农业生产带来威胁,中国几乎每年都有几亿亩农田受灾。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温上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开发利用土地活动的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浓度急剧增加,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增加了(0.6±0.2)℃,而且到21世纪末温度将会继续增加1.4-5.8℃。中国的整体气温也在此环境下不断上升,过去100年间中国气温增速略高于全球气温增速,增加了0.8℃,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幅更加明显。从季节分布来看,冬季增温最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多个暖冬。从地域分布来看,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平均增温趋势最大,过去50年来两地平均增温趋势率分别达到0.38和0.35,而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别只有0.20和0.18,也就是说全国升温的幅度由南到北呈现递增趋势。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气温增高的趋势将会延续,预计到2030年整体气温将比2000年气温增加1.3-2.1℃,而到2050年增幅将达到2.3-3.3℃。第二,降水分布区域性差异增强。虽然几十年来我国总降水量减少的趋势不甚明显,但降水量分布不均的趋势却在不断增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局势并没有改观,不仅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水资源脆弱性的态势在持续加剧,而且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降水量也在明显减少,特别是秋季降水量更是偏少。同时春夏两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雨水总是偏多,经常造成洪涝灾害,与北方大面积的旱灾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海平面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引发海平面不断上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每年达到1.8毫米,而中国几十年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是每年2.7毫米,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平面升高趋势急速加剧,近几年我国海平面高度始终处于历史最高值。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海南东部沿海、黄海南部和渤海西南部海平面上升的幅度远高于其他海域,1980年以来这些区域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0毫米,而在未来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其中南海海平面的增幅将会最为明显。第四,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频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2013年)评估报告显示,1950年以来全球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在逐年增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极昼极夜现象减少、强降水增多、热浪或暖期时间加长、重度干旱增多等。我国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与全球相比显得更为严重,不仅有暴风雪引发的极寒天气和强对流引发的暴雨台风,而且也有持续几十天的洪涝灾害和热浪天气。

二、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是一个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行业,而我国农业生产由于分布广、类型多而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一,气候变化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温度、光线、水分、大气、土壤等要素发生剧变,不仅扰乱了固有的农业种植制度,而且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大大减弱了农业生产的潜力。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年来正是依靠良好的光照和温度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然而近年来气候变化使该地区不时出现强光高温或接连阴雨的低光照现象,造成水稻的大幅减产。全国气温的走高或暖冬的持续为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过冬提供了温床,因而近年来我国农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出现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气温增加改变了土壤中的养分利用和C-N循环,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二,气候变化破坏了农业生产能力。一方面气温的升高使小麦、水稻的产量产生明显下降。对于小麦来说,生长期内温度每增加1℃,将会出现3%-10%的减产,而且暖冬会让小麦提前进入拔节期,而这会增加遭遇倒春寒天气而发生冻害的概率。水稻种植也会出现温度增高而产量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频发的旱灾洪灾让农业生产能力急剧降低。干旱不仅让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多年遭遇重创,而且让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的牧业生产也举步维艰。同时南方夏季频发的暴雨经常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现象,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影响农业生产。预计到2030年,我国以玉米、水稻和小麦为代表的种植业总量将会因为全球变暖减产5%-10%。第三,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品质是农产品顺利走向市场的重要保障,但是气候变化却对我国各种农作物的品质带来了隐患。近些年在我国的大豆种植基地黑龙江省,生长期遭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使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明显降低,从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在干旱和暴雨等天气影响下,我国的棉花品质也是大打折扣,使众多棉花种植者“胆战心惊”。由于雨水季节性差异较大,黄河沿岸的苹果种植经常遭遇成花难、果实硬度低等问题,影响了苹果品质。

三、解决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对策

第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适时革新种植制度。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短期内无法使其发生转变,但是农业生产可以根据气候变化适时调整。比如针对我国水稻一熟区南界北移和二熟、三熟去北界北移的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告知种植者,使其及时调整种植布局,适应新的气候环境,避免无谓的损失。在种植春小麦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农户可以适当提前播种期或者更换更耐寒的品种来应对春季降水持续减少的气候状况。第二,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强化科技兴农战略。气候变化一般呈现出范围广和时间长的特点,单靠调整种植结构布局还不足以减缓不利影响,而应当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投入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一方面利用农业科学知识对现有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使其适应当前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或引入新品种,特别是要大力推广具有超强自身抗逆性的农作物品种。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现代农业科学知识适时对土壤、水质等外在要素进行改良,为新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必要条件。第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倡节水农业。我国原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落后陈旧,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国家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在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兴修现代水利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在灌溉水源普遍减少的背景下,节水农业也是亟需的。国家可以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工程保水技术等来发展节水农业,同时利用各种鼓励性政策引导农民推广高效节水农业。第四,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是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我国一方面应当鼓励多方资金进入农业灾害保险领域,为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而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农业种植者积极加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习惯,从制度上稳定种植者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05-910.

[2]翟盘茂,李茂松,高学杰.气候变化与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3]周广胜.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展望[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5,38(1):80-94.

[4]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573-1578.

[5]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37-43.

作者:王晓冬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boshi/7145/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