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士论文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摘要:摘要:研究了山东省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山东省近年来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危废处置及利用现状、城市矿产利用情况、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产…

摘要:研究了山东省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山东省近年来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危废处置及利用现状、城市矿产利用情况、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主要经验,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现状;分析

1山东省近十年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十年来,山东省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重要措施,开展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以能源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为途径,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实施多项举措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和示范引导,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山东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3%,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6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11.4立方米。《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7%,能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8%,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基本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消费方式、循环型产业体系[1]。

2山东省循环经济产业现状

山东省着力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实现综合利用产品产值1800亿元,利润210亿元,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再制造企业共计39家,13家企业列入工信部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名单,12家企业列入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名单,年实现综合利用废钢铁242万吨,废旧轮胎34万吨,翻新轮胎18万条。

2.1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

2015年度,山东省统计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694家,累计实现综合利用产品产值406.86亿元,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5547.21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5.3%。其中,烟台、泰安、枣庄、淄博、济宁等5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居全省前五位,分别为762.42万吨、538.56万吨、530.65万吨、487.13万吨、377.36万吨,5市合计2696.12万吨,占全省总量的48.60%。

2.2危废处置及利用现状

山东省危险废物种类繁多、产生量大、涉及行业范围广,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滞后,危险废物产生量与无害化处置能力严重不匹配。山东省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710万吨,约占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的20%,居全国之首,综合利用量约640万吨。产生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约占2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24%、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约占12%、皮革及其制品及制鞋业约占10%、造纸及纸制品约占5%、石油、炼焦约占3.6%。主要产生种类为氰化尾渣、废酸、废碱、染料涂料废物、危废焚烧处置后残渣、医疗废物、精馏残渣、废乳化液等。2015年,山东省危废企业自行处置危废约310万吨,多为返回工艺流程回用,委托处置约230万吨,危废处置企业约120家,处理方式以焚烧、填埋、回收再利用为主。山东省推广工业炉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如利用高炉炼铁工艺实现化工厂铬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利用炼油化工工艺处理废弃轮胎、橡胶塑料、废油脂,回收燃料油、炭黑,利用高温裂解工艺回收处理医疗废物等。

2.3“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情况

山东省“城市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据“十二五”期间的摸底调查,以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造纸原料、废玻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报废机动车等为主的“城市矿产”,年均产生量近2000万吨,年回收利用量近1300万吨,居全国省级第3位。山东省积极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山东临沂金升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等3家园区获批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创建了滨州邹平青阳镇、德州乐陵市、东营利津县陈庄镇、菏泽单县、济宁邹城塘村镇、聊城阳谷县、临沂罗庄区和潍坊昌邑市等8个省级“城市矿产”示范产业园,在17个市设立了30个市县级“城市矿产”产业园,形成了立足当地、辐射周边的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城市矿产”产业园群体,带动全省“城市矿产”产业集群式发展和“城市矿产”循环规模、高值利用。临沂市在当地国家级和省市级“城市矿产”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下,形成了以废有色金属为主和以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弃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城市矿产”为辅聚集区,年经营量、经营额、企业个数和从业人员数均占到全省的1/4,成为闻名全国的“城市矿产”聚集带。滨州邹平县青阳镇作为省级“城市矿产”示范产业园,在园区内聚集了各类“城市矿产”回收利用企业20余家,设立回收站点2000多个,年聚集量达到4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轮胎类废橡胶回收利用聚集区。东营利津县陈庄镇形成了以回收利用各类工业废油、餐厨废油、废塑料、废橡胶、秸秆等生产汽油、柴油的石化化工产业园。“十二五”期间,山东省以废钢铁、非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造纸等原料、废玻璃、报废机动车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8大类为主的“城市矿产”回收利用总量达到6502.58万吨,主要“城市矿产”综合回收利用率为65%,回收利用总值约2760亿元,占山东省“十二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23%。

2.4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是制造业大省,同时也是国内再制造产业开展相对较早的省份,目前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再制造企业达39家,再制造产品涉及汽车零部件、机床、矿山机械等80多种。2016年1~3季度,山东省再制造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33亿元,推算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19亿元,其中,再制造发动机7794台、油管1.35万吨、轮胎3.1万条、车床361台,共计节约原材料3.8万吨,节能5000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十二五”以来,山东省先后有13家企业列入国家再制造试点单位,其中,3家企业入选国家首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2家企业入选国家首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并已通过国家验收。潍柴和中国重汽下属的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两家单位被确定为“以旧换再”试点单位,获得补助资金1108万元。2016年,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开元机电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列入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第二批试点单位,同时淄博柴油机总公司、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单位纳入同批试点管理,再制造试点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再制造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自主创新实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据调查,全省已有15个再制造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58个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及国内先进水平。

3山东省的主要经验及做法

山东省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积极利用政策手段,制定完善循环经济配套政策。制定了地方循环经济标准体系,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加强科技支撑,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创建,取得良好成效。

3.1完善循环经济法规标准体系

近几年来,围绕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新增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单位纳入各级政府节能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了系列工作方案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先后制修订了150多项循环经济地方标准。

3.2落实财政支持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不断完善绿色信贷体系,开拓直接融资渠道,持续增强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制定《山东省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累计筹集资金32亿元,支持再制造、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农业清洁生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及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等。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1200多家企业累计减免税收98亿元。

3.3持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组织实施了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和“废弃尾矿制备无机绿色节能墙体材料推广与应用科技惠民示范县建设”等工程。制定《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在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了63项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和73项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上,321个项目列入省科技发展、重点研发、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富民强县等计划,共投入资金2.21亿元,有力支持了循环经济发展。

3.4开展试点示范创建活动,试点带动作用明显

循环经济示范区(单位)是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单位。山东省组织开展了省级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打造了高青县等10个循环经济示范县(市)、济南银座商城有限公司等259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泉林纸业有限公司等12个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阳谷祥光铜业产业园等8个“城市矿产”示范园区。在柴油机、工业机电设备、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等行业,实施再利用项目140个,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等7家企业成为国家再制造示范典型。青岛市和山东海化集团等14个试点单位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第一轮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验收。通过示范带动,实施了1200项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4山东省循环经济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4.1政策和标准缺乏强制性,有些支持性政策不能有效落实执行

如山东省虽有“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但因缺乏强制性,导致餐厨废弃物设备制造及处置企业没有市场;废旧家电拆解财政补贴虽有政策规定但难以兑现,导致企业不得不停产;废旧汽车拆解项目很难获批立项等制约了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下一步要严格按照“”的精神要求,从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生态文明的高度,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制定完善支持性配套政策,抓好政策落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4.2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形成,制约废弃物收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

1)积极推进全社会养成良好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过度包装、一次性用品生产使用、铺张浪费,从源头控制和减少废弃物产生;
2)把落实废弃物源头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4.3静脉产业体系及其回流渠道网络建设不足,再生资源循环不畅,影响“城市矿产”资源化水平和整个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1)静脉产业体系的链条首端—资源回收产业不适应、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源头资源回收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
2)静脉产业体系中的拆解与分类处理产业发展缓慢,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3)资源回收渠道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严重不足。如产生废弃物的企业找不到资源化回流处理的企业或渠道,静脉产业末端企业也无法回收到需要的废弃物,导致“吃不饱”甚至必须从国外进口“洋垃圾”来维持运营。因此,需要政府引导加快建设静脉回流渠道网络,推动建立城市矿产和社区废弃物分类回收体系,建立首末端共享的再生资源公共信息平台,确保再生资源循环流畅。

4.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关键技术瓶颈制约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一些大宗工业废弃物(如铝厂赤泥、钢厂烧结脱硫石膏、钢渣尾渣、尾矿、废酸废碱、废活性炭、建筑垃圾等)因组分成分复杂、资源化利用技术难题尚未破解,现有工艺处理难度大、处置成本高、影响后续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资源化利用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和奖励力度,引导科研院所和企业攻克制约资源化利用共性技术瓶颈。

4.5修复再制造发展缓慢,产业覆盖面较窄,规模不大,再制造产品占比较低

大量可修复再制造的废旧设备、器材、结构构件等作为初级原材料使用或报废闲置,造成极大的浪费。政府应加大修复再制造工程推进力度,扩大再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建立完善再制造产品标准体系,简化行政许可程序,与企业一起加大再制造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社会再制造产品认识和接受能力,提高再制造企业能力和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

[2]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山东省科学院.山钢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初步方案设计[Z].2017,12.

作者:赵玉潮 曾香梅 单位:1.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boshi/7482/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