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论文 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意识和价值理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

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意识和价值理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思维,关注到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需求,充分意识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价值,结合学科特色、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计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小学生;行为习惯;学习需求

基于学科教育特色和小学生的认知情况,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重视在课程教育中引导班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也可以在教材内容合理运用基础上进行情感态度的熏陶,利于学生们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小学生因为思维逻辑还不成熟,在课堂学习中也不能持续积极主动的学习,自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需要得到我们教师在课程学习中的的及时指导。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哪些方式,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直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积极设计导学方案,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思维善于说教,不能充分关注到小学生呈现出的心理需求,也没有结合学科教学特色和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使得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大打折扣,也没有给学生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持。所以我们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小学生呈现出的生活实际情况、学习能力、心理需求,综合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导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和知识体验。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课程导学方案时,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或者说“学材”有全面的理解,在资源整合基础上设计导学方案,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地分析与情感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和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思维认知。

例如在2019 年江苏省小学道德与法制省级课程培训时,特级教师郁明就曾经说过,课堂就应该精雕细磨,处处为学生着想,处处为教学着想,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的内容,在教学时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能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通过营造问题情境的方式等调动小学生的参与兴趣,锻炼班级学生深度思考和情感体验的能力。

教育研究指出小学生思维逻辑不成熟,在课堂学习中经常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我们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学生们呈现出的学习需求和思维逻辑,综合多种因素开展多样化的生动的课堂教学。通过营造问题情境的方式调动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在问题引导的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利于培养学生们深度思考和实践运用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开展“正确认识广告”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就提出多个层面的思考问题,通过问题思考和解答的方式提高班级学生的生活体验程度,帮助他们认识广告,辨别广告。“广告的概念是什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广告和社会发展与信息宣传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怎样对广告进行正确的认知?”这些问题可以指导小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探索,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活现象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和理解[2]。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经常通过这样思考问题提出的方式指导小学生深度思考教材内容,利于班级学生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养成深度思考和情感体验的综合能力。

三、立足合作学习开展锻炼小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等良好行为习惯。

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教育与能力培养,提高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了解程度以保障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利于在课程学习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思维逻辑,给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立足合作学习,积极开展小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探索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以“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课堂教学为例,学科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指导下设计导学方案,围绕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思维逻辑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第一小组是分析环境污染的概念和主要表现;第二小组是思考出现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第三小组是探索环境污染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各项关系,分析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合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各个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分工合作,积极探索,亲身体验,交流资料。教师在小学生合作探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引导班级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情况进行关注生态平衡发展、保护环境与合理运用资源等优秀价值认知的教育指导。鼓励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课程内容,利于学生们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主动探究,通过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合作交流过程中锻炼班级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等良好的行为习惯,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们对学习能力与交流意识的认知程度。

四、尊重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们养成质疑和实践探索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生活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生活体验也各不相同,对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呈现出的不同的个性认知和全面发展需求,结合课程特色和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思考。郁明老师说“从设计到实施,我们坚持一个理念:学生第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该尊重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们养成质疑和实践探索的行为习惯。通过课程教学保障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

例如在开展“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分析小学生在个体成长中呈现出的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紧紧围绕小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鼓励班级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学习观点进行质疑,思考民间艺术是否具备传承价值?在传承过程中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同时也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实践调查的方式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通过实践调查对民间艺术进行多个层面地思考,有助于锻炼小学生实践探索的行为习惯。

总之,我们教师凭借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在课堂中通过导学方案的精心设计,通过营造问题情境的方式等调动小学生的参与兴趣,锻炼学生深度思考和情感体验的能力。同时,我们教师立足合作学习开展锻炼小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此外,我们教师也尊重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个性差异,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思考人生的意义、理解规则和法律的必然,引导学生们养成质疑和实践探索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淑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分析[J].新课程(上),2019 ,15(11):125-126.
[2]潘秋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探究[J].科学咨询,2019 ,10(27):85-86.
[3]崔永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J].当代家庭教育,2019 ,21(08):188.
[4]张望娣.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如何培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 ,11(08):18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jiaoyu/2832/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