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MBA论文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课题组通过调研的方式,探究对高校学生组织成员影响最大的六个无物质激励因素(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提出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依据信息量的传递方式和…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课题组通过调研的方式,探究对高校学生组织成员影响最大的六个无物质激励因素(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提出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依据信息量的传递方式和获取方式将金字塔式管理结构与扁平式管理结构进行了量化处理,同时依据这种量化方式提出了新的管理结构,添加了两种管理方法来使该结构发挥最大作用,最后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基于无物质激励的学生组织管理模式。

[关键词]管理模式;管理结构;量化处理;无物质激励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学生组织定义及其现状

在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学生组织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学生组织被定义为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学生志同道合的组织。因此,高校学生组织属于非正式组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老乡会这样的非正式组织,它接受团委的指导,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它的产生依附于正式组织,但又不像正式组织一样具有很强的物质激励和规范性。所以,学生组织是以非正式组织为基础,又介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称为“隐形非正式组织”的组织形态。学生组织从学校的角度,能够代表全体同学的利益,面对学生,又可以传达团委的通知和精神,一般采用行政管理方式和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学生会管理体制设置三层,分别为主席、部长、干事。学生干部的选拔主要采用基层推荐、民主选举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办法,首先确定主要负责人(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等),再由主要负责人去确定第二、第三层级的学生干部。组织内部的工作信息自上而下传递,主要负责人往往更多的是起到决策和监督的作用,而第二、第三层级的学生干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更多。学生组织之间的沟通一般由老师进行协调。学生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拨款。

(二)学生组织现今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孙德芬在《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及管理模式研究》中阐述了学生组织具有教育、稳定、中介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做好高校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稳定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组织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学者张康华等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探讨》中也明确提出了学生组织在当前的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体制层面的问题包括:其一,组织结构僵化,岗位职责不明晰,工作效率低下;其二,缺乏合理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组织成员流失情况严重;其三,缺乏激励和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员满意度低。学生干部工作中的问题包括:其一,依赖思想严重,做得多、想得少,只有办事能力,没有创新能力;其二,缺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官本位思想严重,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生命力;其三,学生学业受到影响,不少优秀的学生干部甚至因为学生工作而失去了更多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其四,工作积极性下滑很快,往往是“第一学期风风火火,第二学期畏畏缩缩”。

(三)已提出的改进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相关文献已经提出的改进方法主要包括重新构建法、企业模式法和国外引进法。学者张康华等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探讨》中提出了重新构建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的方法,其主要思想在于要创建大学生联合会,其不但可以全方位代表学生利益组织,还可以监督其他学生组织,其中成员必须定期接受同学的质询。但再创立一个学生机构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倘若该机构管理不当,则会出现大量的冗杂人员,短时间内实现可能性不大,需要进行试点,若经过实践检验和修正后,就可以作为一种长期的机构设立下去。学者王向菊等在《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亟待创新》中提出可以参照企业化模式进行管理,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提出了建立共同愿景、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健全人才驱动机制四个方面的改进方法。该方法未考虑到高校学生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但是其思想还是非常具有实际借鉴意义的,尤其是企业管理中的各种非物质激励方法,它可以直接应用于学生组织的管理当中。学者金国锋等在《日韩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及其启示》中提出了重视健康发展、加大经费投入和加强有效指导三个方面的改进方法。由于现在国内各个高校在资金支持上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而本课题致力于建立一种普适性的学生组织管理模式,所以意义不大。但是,在一些经费支持较多的高校还是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研究意义

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模式(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结构和管理方法)亟待改革。因为任何一个积极主动性不高的集体最终都会走向没落,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课题以追求学生积极性最大化为原则来寻找最优的管理结构,再结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最终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为目标,所以欲寻求的管理模式应可以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得更多的成员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锻炼自身能力,收获成就感;从学校老师的角度来说,也应可以使管理变得高效优质。由于高校学生组织是非盈利、非正式组织,所以探究一个合理的非物质激励方法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得出

本研究通过问卷分析建立了无物质激励条件下的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共有五点管理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工作内容要与本部门职责紧密相关

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87.7%的学生干部认为工作内容与兴趣的契合度高,会使他们非常积极地参加学生活动,详见图1 。图1 工作内容与自身兴趣契合度高对学生干部影响的调研结果具体来说,在部员(干事)进入部门之前,就需要向他们阐述清楚部门的职责以及一些日常的事务,确保他们在进入部门前能够选择和自己兴趣契合度最高的一个部门来保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会下滑。当他们认为做工作是自己的兴趣的时候,自然会非常积极,这也是每一个管理者所希望看到的组织状态。

(二)消除消除“官本位”思想和“阶级”意识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87.3%的学生干部认为一个亲和力较高的上级会让自己有更大的工作积极性,详见图2 。在一般的学生组织里,会有三个级别的学生干部:常委、部长、干事。这是一个有等级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一般来说,由于中国从古至今的“官本位”思想,所以总会有一些学生级别的管理者(常委、部长)萌生出一种“阶级”优越感。这次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干部并不希望这样的上级出现,他们更希望有一个能力较强的、亲和力较高的人做自己的上级,这样能让自己做工作时非常积极。为了促进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就必须消除“官本位”思想和“阶级”意识。具体来说,在日常的部长级以上的会议里,老师应当多向学生干部灌输“学生会是服务于同学的,而不是凌驾于同学之上”的思想,并提醒管理层干部在用人的时候也要多多关心和体谅学生干事,从而保证学生干事能以一个较好的心态来应对繁重的工作,切实做到在用好学生干事的同时也保护好他们。

(三)建设组织建设组织“家”文化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89.6%的学生干部认为一个氛围好、情感好的部门会使自己非常积极地工作,换句话说,一个具有“家”文化的部门可以极大地提高部门内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详见图3 。现在我校校内“家”文化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组织主要有绿队和达尔文协会。由于它们都是公益环保类社团,所有成员的目标一致,所以就会有比较大的优势来构建“家”文化,主要表现为在社团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团名”,使得大家聚在一起时更有亲切感,再者就是把庞大的社团分为小队的形式,增进每个小队成员的归属感,再通过小队之间的各种联谊活动来增进整个社团的归属感,最终形成一种“家”文化。具体到学生会组织,由于已经分设了几个部门,所以不用再像社团一样分设小队,建设部门的“家”文化就尤为重要。“家”文化亦可理解为一种归属感,要建设一个具有归属感的组织,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部门的共同价值观念,即整个部门要有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空想的;部门有了共同价值观念后,整个学生会组织就需要一个激励机制,或者说是一种奖评机制,因为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必然可以增加所有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

(四)防止人才流失防止人才流失,改进选拔机制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49.6%学生干部认为倘若自己的上级能力不足,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变得“非常消极”,详见图4 。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中,大部分人认为学生会是一个精英汇聚的组织,如果他们发现学生会内有那么多碌碌无为、能力不足的人,就会感到非常的失望,这样也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组织越来越招揽不到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防止人才流失,最好的办法就是改进现在的选拔机制,在选拔干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能力与责任都具备的人被选拔上来,学生组织的管理层一定要做到宁缺毋滥。当一个部门缺人手时,完全可以让几个能力出色的干事做一些部长的事情,一则锻炼他们的能力,二则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改变后的选拔机制可让学生看到学生组织的管理层宁缺毋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那些对学生组织失望的同学的理解,达到一种良性循环。

(五)控制干部权限自由度控制干部权限自由度,加强上下级沟通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51.5%学生组织成员认为上级“朝令夕改”会使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感觉“非常消极”,详见图5 。何为“朝令夕改”?就是上级之前给你布置过任务后,又在任务完成途中更改了你的任务内容,使得你之前做的努力都付之于东流。这或许使组织成员在感到非常消极的同时,还会感到愤怒。可以说这和第四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下级肯定会怀疑上级的能力,并不断提出质疑,最坏的情况就是完全丧失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在工作上变得非常消极。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作为部长或是常委,他们难道想“朝令夕改”吗?明显不想。那么“朝令夕改”的根本原因就值得探究。其实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就是管理者对全局的把握程度和他的权限自由度不等价。权限自由度即指学生干部有权自己去决定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以做了再向上级汇报)的多少,倘若权限自由度很高,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很有可能因被自己的上级提出质疑而改变,也就造成了“朝令夕改”。所以,为了让“朝令夕改”这种事尽可能少地发生,一定要控制干部的权限自由度,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决定权限在什么程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上下级的交流与沟通,上级需要及时采纳下级的好建议,或是指出问题让其改正,这样不仅增强了下级人员的能力,而且也可以给他们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

三、管理结构的得出

(一)对现有管理结构的量化解释

现今的学生组织内主要有两种管理结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和扁平式管理结构,详见图6 。可以看出,在金字塔式结构中,信息都是从顶层逐层分裂下传的,而在扁平式管理结构中,信息将会从顶层直接分布完毕,减少了信息向下传递的层级。我们发现,可以通过信息量的传递方式和获取方式来解释金字塔式和扁平式的管理结构。我们将一件事情的信息量看作是1 ,具体分析如下:(1 )在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中,每一个层级所获得的信息相加都小于1 ,因为总有一些信息在传达中被省略或丢失;而且下层每一个个体都不知道整体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为被分配式。(2 )在扁平式管理结构中,只有两个层级,两个层级的信息获取量都为1 ,每一个个体都知道整体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为被分配式。

(二)新的管理结构的构建

从本课题调研结果中可以发现,当自身兴趣和部门职责结合紧密时,自身的积极性会极大地提升,但是当上级把握不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时,就会引起较大的反感。若去除部门,变为老师直接领导学生会,老师负担和压力太大。依据上节论述,这类型的管理结构不太适用于学生组织,于是我们构建出一种具有如下性质的新型管理结构:(1 )每个个体都能获取信息量的全部;(2 )每个个体获取信息量的方式为自主选择。可以看出,当有一个任务需要完成时,组织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首先获取全部的信息量(获取事件的全部细节),然后依据自身的兴趣进行信息淘汰,最后得出其需要完成的信息,相同信息的个体组在一起成为新的“部门”,然后完成该任务。依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在这种管理结构下,因为消除了最打击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因素,故每个个体的积极性都达到了最大。通过分析,本课题得到了该管理结构易产生的问题:在每个个体进行信息淘汰的过程中,很可能有一部分信息完全被淘汰,从而导致整个任务无法完成;重组新“部门”的时候,效率可能过低。根据如上两个问题,本课题补充了“学分毕业”式管理方法和攻坚团队管理方法:(1 )“学分毕业”式管理方法:学生组织每年举办的活动都是较为固定的,首先依据重要程度给每个活动定一个学分,然后根据表现由二年级成员给一年级成员打分,常委给二年级成员打分,学期结束后算出其最终成绩,该成绩决定各成员是否继续留任。(2 )攻坚团队管理方法:组织一个攻坚团队来完成被完全淘汰的信息,该团队由成员自愿组成,在学分毕业管理方法中作为额外加分部分。

四、管理模式的得出

综上,本课题已经得到了最终需要的管理模式,其包括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结构三个方面,可以很好地改善现今学生组织所存在的弊病,但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详见图7 。

 

参考文献

[1 ]王向菊,白云利.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亟待创新[J].学习月刊,2011 (12 ):106.

[2 ]张康华,孔晓明.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 (24 ):124-125.

[3 ]金国锋,宋磊.日韩高校组织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11 (6 ):161-162.

[4 ]吴扬.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 (2 ):152-154.

[5 ]庞豪.基于非正式组织研究的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0 (6 ):278.

[6 ]闫伍夫.扁平化管理与金字塔式管理区别[J].商业经济,2008 (10 ):52-53.

[7 ]周佩.高校学生组织的激励管理:基于双因素理论[J].才智,2018 (15 ):123.

[8 ]詹捷慧.我国广东与台湾地区高校学生组织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两地八所重点大学的考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 ):112-118.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mba/3610/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