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科论文 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浅析

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浅析

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浅析 摘要:普光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西缉虎营,是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寺内碑刻记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存明代遗构圆通殿。2013年太原市政…

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浅析

摘要:普光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西缉虎营,是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寺内碑刻记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存明代遗构圆通殿。2013年太原市政府启动了普光寺的修复项目,在原址的基础上修复了圆通殿,并复建了其他建筑。文章介绍了修复之后的普光寺建筑的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

关键词: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构成特点

普光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西辑虎营15号,始建于社会比较动荡的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享有“普光第一地”的美誉,是太原市甚至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2009年被列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普光寺肇始与变迁

普光寺内现存一通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所刻石碑,名为《重修普光寺碑》。据碑文及乾隆四十六年(1781)《太原府志》记载可知,普光寺初创于汉建安年间,坐落七府营街,唐初名为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后为避武则天(武曌)名讳改为普光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在圆通殿后建影堂,内有遗像。万历四十二年(1614)修影堂,并建后院。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又建山门。雍正三年(1725)建钟鼓二楼,且有三块匾额,其上题“晋光第一地”“欢喜地”及“菩提德本”。普光寺自初创至今,尤其在明清两代历经数次修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等均有重修记载。后经战乱等灾难,只存有圆通殿。2013年,太原市政府启动了普光寺的修复项目,在原址的基础上修复了圆通殿,并复建了其他建筑。据了解,在修缮前,仅存的明代大殿圆通殿位于一片低洼处,陷于深坑中,低于路面1.6米,常年受水患影响,建筑本体岌岌可危,损坏较为严重。为解决此隐患,修复时将其整体向上抬升了2.6米,施工难度极大。修复之后的圆通殿,其主体木构梁架是明代遗构,其他构筑物包括墙体、门窗等小木作则都是依原有风格和规制修复的。2020年初,完成修复的普光寺交由太原市双塔博物馆管理,成为一座集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为一体,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群众身边的博物馆和广大市民开展文化交流的城市会客厅。

2普光寺整体布局及建筑构成

2.1整体布局形式

现今的普光寺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寺院整体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庄严肃穆、精巧宁静,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圆通殿、普光明殿、经幢、藏经阁,东西两侧则对称布置钟鼓楼、配殿、廊房、连廊、耳殿等,这些建筑和空间循序渐进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国古建筑的一种传统手法,不像西方建筑开门见山地把所有景物展现出来,而是通过空间序列,层层递进,在游览观赏的过程中一点点展示给游客,一步步达到景观观赏的高潮。第一进院落为明清风格建筑,以求与寺内仅存的明代大殿圆通殿的风貌协调统一,后面两进院落中的建筑则均为仿唐建筑,以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记忆(图1)。

2.2建筑构成特点

2.2.1一院。第一进院落的正殿圆通殿(图2),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南、东、西三面出廊,前出三间卷棚歇山顶抱厦,抱厦三面开敞。大殿的金柱柱础雕刻为须弥座样式,前檐门窗置于金柱上,明间和两次间均为四扇六抹隔扇门,明间比两次间稍宽,棂心为“双交四椀菱花”样式,裙板、绦环板上绘有吉祥纹饰。隔扇门上方(中槛和上槛之间)还安有横披窗,以使建筑整体构图比例看起来更加和谐,避免立面显得过高或面阔过宽。后檐明间与前檐一样,用四扇六抹隔扇门,两次间则做圆形窗,棂心为龟背锦样式。主体建筑无斗拱,只在抱厦南、东、西三面柱子上方置三踩斗拱,除了柱头科和角科外,每间都有平身科两攒。斗拱有元代遗风,前檐下的柱头科和柱子不在一条垂直线上,把抱厦正中两根前檐柱之间的距离拓宽,加宽了明间,有可能是作为戏台用,台口宽便于使用。此外,正面直接在柱头上安大横额,横额上安垫板,其上置斗拱,而不用额枋和平板枋。且斗拱样式比较独特,是官方做法的一种变形,坐斗口上不做传统的横拱,而是做木板斜插入坐斗口内。木板雕刻纹饰极为精美,如同骑马雀替,且所有斗拱坐斗口上的木板都连为一体。跳头上同样也是做斜木板,雕刻成如意状。屋顶采用孔雀蓝琉璃瓦剪边,正脊两端的正吻呈张口吞脊状,正脊中部有吞口,吞口上还有脊刹兽托宝瓶,前后屋面上各布置两力士,力士手持铁链连接脊刹,此外还有垂兽和戗兽。琉璃瓦当和滴水上雕有龙形纹样,梁架上绘有彩色飞龙、墨色云纹等图案,斗拱、雀替等雕刻极其精美,龙头昂扬,古色古香。第一进院落中的其余建筑,包括圆通殿两侧的连廊、院落东西两侧的配殿、廊房以及南侧的山门、钟鼓楼等都是仿明清规制复建而成的。东配殿为伽蓝殿,西配殿为祖师殿,面阔均为三间,进深五椽,悬山顶,前出廊。明间为四扇六抹隔扇门,两次间为四扇四抹槛窗,不用斗拱,柱与柱之间额枋相连,柱头上为枋,其上置梁,梁上则为檩,是比较标准的抬梁式木构架。柱头、枋、梁、檩等构件都绘有彩画。天王殿,又称“弥勒殿”,一般是寺院的第一重殿堂,但因用地局促,普光寺的天王殿也作山门。天王殿面阔三间,悬山顶。前檐明间开券门洞,门为板门,两次间开券窗洞,雕刻为直棂窗样式。后檐明间为四扇六抹隔扇门,同圆通殿形式一样,上安横披窗,棂心为方格纹,两次间则在梁架下开直棂窗以采光。屋顶用琉璃瓦剪边。天王殿东西两侧为钟鼓楼,相对而建,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晨钟暮鼓,是古代每日报时的场所。下为门洞,上建十字歇山顶方亭,面阔进深各一间,四个角柱,平板枋上置三踩斗拱,每间有平身科两攒。此外,圆通殿左右两侧还有连廊与东西廊房相连,连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屋面与廊房相连,明间屋顶突起为尖山顶,两次间为卷棚顶。明间在额枋与柱的交接处用骑马雀替,形成框景效果,两次间则用双层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两额枋之间为由额垫板,其上的雕刻、彩画十分精美。2.2.2二院。第二进院落的正殿、正殿两侧连廊、东西配殿均为仿唐建筑。正殿为普光明殿(图3),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庑殿顶,殿前有月台。檐柱有侧脚和生起,柱头有收分。明间为版门,两次间为破子棂窗,两稍间为墙。柱与柱之间阑额相连,柱头上置单抄双下昂六铺作斗拱,第二跳偷心造,用批竹昂、批竹式耍头。补间铺作不出跳,用人字拱,人字拱上支撑柱头枋,枋上隐刻重拱。屋面用布瓦屋面,正脊两端为鸱尾,正脊与戗脊用叠瓦脊,戗脊头用兽面,滴水为重唇板瓦。院落东西两侧对称布置配殿,东配殿普贤殿,西配殿文殊殿,面阔均为五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檐柱同样有侧脚和生起,柱头收分。明间为版门,两次间为破子棂窗,两稍间为墙。柱与柱之间用双阑额相连,上下阑额之间用立旌和泥道板(清代称为“余塞板”)间隔排布。柱头上置双抄五铺作斗拱,第二跳华拱直接承托替木,补间铺作用人字拱,人字拱上支撑柱头枋,枋上隐刻重拱。屋面的屋脊、鸱尾、瓦当、滴水等的做法与普光明殿相同。2.2.3三院。经过普光明殿东西两侧对称布置的连接普光明殿和配殿的直角连廊,便来到了寺院的第三进院落。院落正中有一座六边经幢,由幢顶、幢身、基座三部分组成。幢身又分为上下两层,中间以宝盖相隔,基座、幢顶、宝盖上各有狮子、莲瓣等雕刻。第三进院落北侧的藏经阁,藏经阁两侧的方丈室以及东斋堂、西影堂,均为仿唐建筑。藏经阁坐落于高约80厘米的台基上,为明两层暗三层歇山顶建筑,建筑主体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周围出廊,副阶周匝,檐柱有明显的侧脚和生起。一层檐柱间用双阑额连接,两阑额间用立旌相连。柱头上置双抄五铺作斗拱,明间的补间铺作用人字拱,两次间的补间用直斗造,上方支撑柱头枋,枋上隐刻重拱。外檐门窗装修置于金柱上,明间为版门,两次间为破子棂窗,门窗上方安装闪电窗。十根金柱承托平座层斗拱,斗拱间的拱眼壁用闪电窗,为夹层采光。二层柱以叉柱造做法置于平座斗拱上,周围一圈木质栏杆,刻有精美图案(图4)。院落东西两侧为斋堂、影堂,沿中轴线对称布置,悬山顶,面阔三间,明间为格子门,两次间为格子窗。柱头用单抄四铺作斗拱,明间的补间为人字拱,两次间的补间用直斗造。藏经阁两侧方丈室的建筑样式与斋堂、影堂大体相同。

3结语

综上所述,普光寺第一进院落中明清风格的建筑基本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斗拱更加繁密,其结构作用减小,原来作为斜梁用的昂也成为纯装饰的构件;构件卷杀简化,唐宋时期形成的侧脚和生起的程度有所减弱,梭柱、月梁等也被直柱、直梁所代替。因此,明代建筑与唐宋建筑的特色不同,明代建筑的形象较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建筑的舒展开朗。而且,明清时期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大幅度提高,并广泛用于宫殿、寺庙等等级比较高的建筑中。第二、第三进院落中的仿唐建筑则基本体现了唐时的建筑特点。隋唐佛寺继承南北朝以来的传统,平面布局以殿堂门廊等组成以庭院为单元的组群形式,并以佛殿或二、三层楼阁为全寺的中心;构件卷杀明显,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且上端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和生起;阑额(清代称为“额枋”)上无普拍枋(清代称为“平板枋”);建筑艺术和结构达到完美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斗拱的结构职能极其鲜明,华拱是挑出的悬臂梁,昂是挑出的斜梁,都负有承托屋檐的责任。柱头铺作(清代称为“柱头科”)与补间铺作(清代称为“平身科”)区别明显,补间铺作很简洁,每间仅施一朵,且多用人字拱或直斗造;且唐时琉璃瓦较少,一般建筑多用灰瓦、黑瓦,相比明清时的琉璃屋面显得朴素淡雅;唐代建筑色彩以朱、白两色为主,木架部分一律采用朱色,到了宋代及之后木架部分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特别是明清时期的色调更加鲜明,极为富丽;建筑整体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以人庄重大方、气魄宏伟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与寺内第一进院落中明清风格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shuoshi/1745/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