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论文 把握美学原理指导音乐二度立美

把握美学原理指导音乐二度立美

把握美学原理指导音乐二度立美 美是音乐的灵魂,美具有“形象性”“社会性”“感染性”“功利性”。那么,如何在音乐艺术“立美”中应用美的原则,则是应当探讨和明知的。 “立美者”(演唱者…

把握美学原理指导音乐二度立美

美是音乐的灵魂,美具有“形象性”“社会性”“感染性”“功利性”。那么,如何在音乐艺术“立美”中应用美的原则,则是应当探讨和明知的。
“立美者”(演唱者、演奏者)的任务是什么?就是把活的“形象性”“感染性”因素传给乐谱上的音符,使其恢复生命的活力脉动起来。当以演唱或演奏的形式表达音乐时,你就会具有审美的需求,便开始了创造。运用美的原则,把握美学原则去理解音乐、认识音乐、解释音乐、表达音乐,继而指导表演再创造,这就是一个音乐表演者真正的使命,将理性与感性、技术与情感相结合。

这才是艺术的最终目标——美的获得
在诠释一首音乐作品时,会通过知觉、听觉、体验、情感去感受音乐。当音乐的节奏、旋律、曲式、强弱、快慢节拍依次发生和进行时,这些音乐要素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审美的特征。只是对音乐表现的追求不同,这些组织形式产生了差异。这便是个体的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在欣赏、创造美的活动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美学原则在不同时期,反映了个体的审美需要。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音乐风格把握和审美认识都在发生变化。只有辩证地研究其作品风格,适度把握美学原则个性的表达,才能正确、较完善地指导表演再创造。
创作与表演一体化是理想的音乐表现手段。音乐表演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再现与创造的高度统一,历史原貌与时代风格的完美结合。意识是指导审美的重要因素,包括文化观念、美学思想、情绪状态、知觉体验以及听觉、感觉、联想、思考、直接等心理因素。由于音乐的意识形态包括美学原则和文化观念,因此当学习演奏或演唱一首音乐作品时,应当合理地运用已有的美学原则和形态去指导音乐行为,继而以音响形态展示在听众面前。例如,在演奏由琵琶独奏曲改编而成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之时,要想准确地表达这首乐曲的内涵,必须细致用心地研究中国五声调式的特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底蕴,以特有的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和素质来更好地表现中国民族音乐的神韵和意境。这也正体现出了美学原则在钢琴表演中的作用和意义。乐曲的整体结构是散——慢——快——散的形式,首尾散起散落正是中国古代音色的随意性特征之表现,中间各段由静而动,由动而静,结构与节奏序列也是自然递增,尤其是音阶、琶音的跑句,要尽可能地展示出古音乐文化的特征及民族乐器的弹奏方法。

当理性地认识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特征,又理性地运用美学原则、观念去操纵钢琴时,我们会积极地表现,诸如各种技术技巧、各种音色处理、各种情绪的流露,这就是音乐行为。例如,《夕阳箫鼓》第一乐句那由慢而快的单音重复,实际上是模仿阵阵低沉的鼓声。在演奏过程中,手指的力量、踏板的进入等一系列行为动作,都是音乐审美意识影响下而产生的音乐行为。而细腻流畅的音乐,要通过不断地努力练习,才可达到诗情画意的音乐神韵,才会体现出音乐的内在美,这就是音乐审美的音响形态特征在演奏乐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只有牢牢把握“适度”的美学原则,才能够较为准确地再现音乐形象。但是运用美学原则再现音乐形象,“再现”一词在音乐表演中并非是绝对的。这就是下文要阐述的,也是当前音乐学习者中相当数量的人所面临和涉及的问题。
美学原则的差异性,无时无刻都在众多的个体身上得以体现。不同流派的风格特征,是在该派的审美观、美学理想支持影响下所形成的,是在该流派群体美学原则的引导下所发展的。流派风格是主体深层的美学原则的外化、具体化、艺术化。霍洛维兹这位浪漫主义艺术家的表演始终贯穿着震撼人心的激情,注重主体感情的强烈倾诉。由于文艺思潮兴起的影响,客观主义表演风格在演奏风格上强调朴素、自然、有节制和分寸感。因此,各流派所形成的不同表演风格,实际是受各流派美学原则所作用的。审美再创造就是要在牢牢把握作品原貌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个性,显示自己的审美需要,从感性到理性再活化为创造

灵感,直接发挥到审美体验中去,将是音乐“立美者”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把握作品风格的神韵,领悟音响动态深层的精神,绝不仅仅是表面上去模仿这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而应该从文化传统、美学原则中去寻觅这种风格的根,从根本的东西出发进行感性的体验、感受,再通过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化之境”。
以情动人还是以技惊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审美观的不同。乐于探究作品深层价值和内蕴美的表演家,把超人的技巧与音乐丰富的情感、情态融合起来,这样就更自然贴切地表达了内心的音乐感悟和情感体验,一切技术、一切技巧更音乐化、自然化。与作品的审美感情一致,又有独特的个性和体验,这才是符合美学原则的审美,情感的抒发要以美学原则为依据。明确审美创造,科学运用美学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再创造。演奏(唱)中主客体的情感交流,主体对客体审美情感的体验与表达,把高超的技巧与音乐丰富的情态融合起来,使音乐形象和风格较为准确地得以再现。将感性与理性融会贯通,高度统一起来才能体现出表演者审美追求的高度和深度,从而获得更多的再创作灵感,这就是一个音乐演唱、演奏者——“立美者”所孜孜不倦对音乐美的追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zhexue/3177/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