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药论文 关于脑梗塞血液流变性观察

关于脑梗塞血液流变性观察

【摘要】 对住院后200例脑梗塞病人(设对照组)观察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脑梗塞病人血液呈不同程度高“高粘、凝、聚、浓”状态。提示血液流变性改变在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摘要】 对住院后200例脑梗塞病人(设对照组)观察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脑梗塞病人血液呈不同程度高“高粘、凝、聚、浓”状态。提示血液流变性改变在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可做为脑血管病的先兆予测,监测指标和疗效判定依据。
【关键词】 脑梗塞血液流变学
    脑梗塞是指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可伴发出血。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临床观察证实,脑栓塞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尤其是血液粘度增高。采取随机取样将本院住院的200例脑梗塞病人与正常体检100人做血液流变学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住院脑梗塞病人200例,男118例,女82例,年龄37~86岁,平均60岁。对照组,正常体检人100铡,男性61例,女39例,年龄38~81岁,平均59岁。发生脑梗塞后,一般CT在发病24小时后才显示低密度区,而SPECT在血流减低阶段就显示局部放射活性减低或缺损,故可更早诊断。SPECT图像上低血流量区大于CT所示的低密度区。SPECT上所示的低血流区减去CT所示的低密度区,所余部分为缺血损伤区,该区脑血流与代谢均降低,但脑细胞并没有死亡。因此SPECT能显示病变真正范围,正常成年人rCBF平均为50ml/(100g·min),灰质为80ml/(100g·min),白质为20ml/(100g·main),正常老年人rCBF平均为45ml/(100g·main),灰质为78ml/(100g·main),白质为20.8ml/(100g·min)。永久性缺血梗塞区rCBF低于25~30ml/(100g·min),该区的神经功能障碍极难恢复,测定缺血区域rCBF平均值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1.2 临床表现 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儿种。
    1.3 方法 采用无锡医疗光学仪厂生产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器医学数据处理机,按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提出的标准建议(ICSH文件)测定各项指标。
    1.4 结果 见附表。
    附表 两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两组对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
    2 讨论
    脑梗塞的病人一般都会在安静休息时而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就会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等,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本组资料提示脑梗塞血液流变性有异常改变。全血高切粘度和血沉增高。全血低切粘度,全血还原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沉方程K值显著增高。提示了脑梗塞病人多具备高“粘、凝、聚、浓”血症。本组低切变卜的血浓粘度反映血细咆特别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其测值愈高,红细胞聚集能力愈强。血浆粘度主要取决于其所含大分子物质,尤其是纤维蛋白原,不仅直接影响血浆,且桥联作用尚可促进使红细胞聚集,故纤维蛋白原的增加破坏了血浆蛋白间的平衡,又能将相邻的红细咆桥接趁来形成叠连,传红细胞聚集增加。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的增加,则红细咆变硬,表面正电荷降低,使血球凝集性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的明显延长,红细胞表面电荷也减少,使细胞间聚集度更增大。高切变下的全血粘度反映了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难以通过小于自身直径的微血管而滞留,易阻塞微血管。上述异常改变加之动脉硬化,使动脉壁易损伤促使血液凝蚓利血栓形成。故血液流动性、粘滞性,是促使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测定血液流变性是了解血液的流变性在生理、病理条件卜的各种变化至关重要,可以提醒我们及时清除或减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吴洪,叶森,初晶学,等.69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J].中国微循环,2004,8(2):107~108.
[2]张苏明,唐洲平/脑出血临床研究评价[J].中华神经笠杂志,2003.36(4):241~242.
[3]秦任甲.临床血液流变学[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12~115.转贴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boshi/103531/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