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士论文 循环经济下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探究

循环经济下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探究

循环经济下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探究摘要:[摘要]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是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的构建要求充分挖掘区域各产业间副产品和废物资源的共生耦合关系,并通过信息、物流、服务平台等渠道构建起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的联合体。以依…

[摘要]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是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的构建要求充分挖掘区域各产业间副产品和废物资源的共生耦合关系,并通过信息、物流、服务平台等渠道构建起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的联合体。以依托型、平等型和混合型三种产业共生耦合类型为切入点,利用物质流动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出跨行业综合利用冶金废物的依托型共生耦合模式、协同处理多种固废的平等型共生耦合模式和资源再生利用、多产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并探索建立起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要素集成系统。

[关键词]循环经济;依托型共生耦合;平等型共生耦合;混合型共生耦合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这将发展循环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对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是指在各产业系统之间形成资源配置合理、能量高效使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网络,即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的平台体系,某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资源能够作为另外一个产业生产所需的能量或原辅材料,使多个产业之间构成集成共生的生态网络[1],它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门。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了一批循环型城市、园区、企业,逐步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产业链和产业间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但从产业共生耦合能力的角度上看,还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协同性较低、集成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现实问题。加大对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产业共生耦合的三大类型

生态产业链是在满足社会性的长期需要的前提下,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通过对两种以上产业的材料、产品、副产品、废物等基本元素进行优化组合和调整改造,形成既使产业链上各主体获取一定经济利益,又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协调平衡的复杂系统。生态产业链理论为构建产业共生耦合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方面生态产业链在产业层面提出了如何弥补和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的实现途径,另一方面在企业之间解决了如何实现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企业间耦合能力的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类型进行了广泛探讨,大多以企业规模、运作机理和效益反馈为依据,将产业共生耦合的类型分为三类:依托型耦合关系、平等型耦合关系和混合型耦合关系。

(一)依托型共生耦合

依托型共生耦合关系是目前产业共生耦合中最为普遍的共生系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区域内具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存在,主导产业的生产运行需要一批为其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行业或企业,同时主导产业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物,需要相应行业为其消化废弃物,从而形成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间、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物质、信息、能量集成的共生网络。在依托型耦合模式中主导产业始终在交易中处于支配地位,各依附企业无法取代,这是该耦合模式的典型特征,除此之外,快速成长性和不稳定性也是它的主要特征[2]。

(二)平等型共生耦合

平等型耦合模式是指由各产业构成的耦合网络中,每个产业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各结点之间物质、信息、资金和人才的相互交流,形成网络组织的自我调解以维持组织的运行[3]。在平等型耦合网络结构中,依托产业耦合关系建立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各结点在谈判和交易的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仅凭以交易形式实现交易双方或多方的经济利益而建立起来,各产业间的合作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当原材料的提供、副产品的互换、废弃物的交流不能给交易中的任何一方带来经济利益时,交易关系将立即终止,各方将寻求新的交易对象和交易形式。因此,以中小企业为主,依靠市场机制建立起的平等型耦合模式不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混合型共生耦合

随着产业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体系的逐步完善,混合型耦合模式开始出现,它是一种复杂的组织结构网络,由多个主导产业和一批附属行业以各种交易活动构成。在混合型耦合模式的结构中,各主导产业或大型企业通过物质、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的交流形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耦合模式的主体结构,起着支撑网络结构的运行、引导网络结构的发展方向等作用;依托主导产业物质需求量大和废物流量多的优势,能够延伸出一批依附型行业,在多个主导产业的引导下构成多个小模块;同时,在小模块之间充分发挥各自的信息、物质优势,能够产生互助共生、互相渗透的网络结构。基于以上运作方式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系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物质流动的快速性和规模性、成员之间的渗透性和互助性等特点[4]。

二、构建产业共生耦合

模式的基本要求产业共生耦合的核心内容包括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产品是某一行业生产的主要物品,是企业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行业生产运作的最终目的;产品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横向联系贯穿于工业生产体系的全过程,但目前产品在产业间的横向拓展已相当充分,因此模式构建更多地考虑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副产品是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带产品,并非主要产品,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来源;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必然会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危害性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与产品和副产品相比经济价值会更低,这就决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更容易忽视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往往容易造成副产品的资源浪费、废弃物随便排放等行为。因此,在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中,必须更加注重副产品的互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利用。

(一)打破行业领域界限

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要求在工业网络体系中延伸产业链条,或者重新构建一条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这就需要人们摆脱行业领域界限这种思维意识的束缚,打破原有产业体系的界限,在行业间、企业间重新构建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价值流的流向,积极发现和挖掘不同企业、产业、项目或工艺流程之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培育和引进区域间建立共生耦合关系所需要的项目、企业,以形成区域间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5]。

(二)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产业共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在充分考虑各产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物理形态、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的基础上构建起的共生关系。在现有的产业链条或产业体系中,不可能完全实现所有的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得到充分利用并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必须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构建出另一种产业类型以解决此问题。

(三)防止二次污染环境

目前,部分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受规模小、地域分散、经营方式粗放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经营、废物随意堆放、废水和废气随便排放等现象频繁出现,容易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环境问题。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建立必须以生产全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监管、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为前提,促使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

(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建立的微观主体,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开展副产品互换、互用和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等的内生驱动力。[6]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当企业间采取循环经济相关活动不能获取经济利益时,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将难以开展。

三、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设计

根据以上三种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类型的特征和运行机理,在福建省内选取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常富建材有限公司、仙游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产业结构、行业属性和耦合现状,提出三种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设计方案。

(一)跨行业综合利用冶金废物的依托型共生耦合模式设计

冶金产业是资源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产业,具有能源消耗大、废物排放多等特征。冶金产业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其能够与多个行业集聚共生,并易形成以冶金企业为核心的资源共享互用联合体[7]。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现以冶金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等产业为主,在冶金和金属加工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建材、化工、机械加工等企业消化冶金和金属加工产业的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同时,区内具有三钢集团及下属企业、厦工(集团)三重机等大型企业,在交易谈判的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具备构建跨行业综合利用冶金废物的依托型共生耦合模式的特征。针对目前产业结构、布局和主导产业的产业特性,构建产业横向耦合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冶金压延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生产、精细化工等相关链接产业为基础,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资源优势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完善核心企业间物质、能量交换系统以及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利用系统,有效提高冶金产业副产品和废物的利用效率”

1.完善核心企业间物质、能量交换系统

以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和闽光冶炼公司三大核心企业构成的冶金及金属加工产业链为基础,充分挖掘副产品和废物互换的潜力,进一步完善核心企业间副产品及废物互换系统,形成紧密分工协作的生产关系。充分利用三钢集团的钢坯资源,为小蕉轧钢厂生产棒材和热轧带钢提供原材料;闽光冶炼公司可为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提供生铁;小蕉轧钢厂可综合利用闽光冶炼公司冶炼铸造生铁时产生的大量富余高炉煤气用于轧钢;闽光冶炼公司也可综合利用小蕉轧钢厂轧钢时产生的副产蒸汽供生产系统所需。

2.建立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的利用系统

以充分利用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和闽光冶炼公司排放的废弃物资源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物质流动系统,引进壮大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构建起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的回收利用系统,建立涵盖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在内的共生耦合体系。充分利用三钢集团产生的钢渣资源,用来制造水泥的钢渣粉和钢渣砖,实现三钢集团钢渣的“零排放”;培育一批建材企业,最大限度利用三大核心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炉矿渣来生产矿渣微粉,并积极延伸建材产业链,生产多种新型建材产品;实施氧化锌生产项目,综合利用三钢集团的废渣和烟道尘来生产氧化锌;进一步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进一步加工制造顺酐和苯酐,进而利用顺酐、苯酐生产不饱和树脂以及不饱和树脂工业品等产品。

(二)协同处理多种固废的平等型共生耦合模式设计

传统建材产业以大量消耗化石资源和矿石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污染物为主要特征。在现有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态下,迫切要求建材产业转变单一原材料资源来源、废弃物和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生产方式。而依托现有技术和市场条件,建材产业已完全能够在工业生态系统模式中承担废物处理者的角色,可协同处理建筑垃圾、粉煤灰、煤矸石等多种固体废弃物,作为生产新型建材产品的原材料,为多个产业固体废弃物处置问题提供解决途径。建材产业属于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产业门槛不高、投资金额不大、技术水平要求一般,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依托产业耦合共生下的市场交易环节中不易获取主导地位,具有平等型共生耦合模式的主要特性。目前,常富建材有限公司以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生产原料大多来源于附近企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占原材料的比例已达50%左右,原材料主要有周边大唐火电厂生产排放的粉煤灰、炉底渣、脱硫石膏,罗源和古田鹤塘地区石材加工厂排放的碎石、石粉以及附近炼油企业的垃圾等废弃物。根据现有市场规模和技术条件,常富建材有限公司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以综合利用多产业固废为中心,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原材料来源渠道,丰富新型建材产品类型,积极吸纳河道淤泥、冶金企业排放的煤渣和钢渣、建筑垃圾、垃圾焚烧发电厂残留的垃圾渣、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炉底渣、化工厂的电石渣等废物资源,作为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蒸压砖、淤泥烧结多孔砖等新型建材产品的原材料,并通过完善产品配方比例,开发多样化的新型建材产品,实现多产业固废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三)资源再生利用、多产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设计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又称为静脉产业,是对社会生产过程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加工利用产业的总称[8]。仙游县素有回收加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的传统,每年回收的废旧塑料、金属等各种再生资源约80万吨,但目前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仅限于回收和粗加工环节,加工后的塑料原料、金属材料出售至外地,限制了产业链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高。因此,要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充分发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资源集中的优势,以拓展延伸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为核心,深入强化两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与当地化工、纺织鞋服、建材、电子信息、木材加工、服务业等多产业的共生耦合关系,构建起资源再生利用、多产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1.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一方面,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先决条件,应充分发挥仙游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以现有的废物资源回收人员、运输工具、回收点为基础,以再生资源物流平台为支撑,采取“公司+基地+回收站+回收点”的资源回收管理模式,建立遍布乡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发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的资源优势,充分将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规划建设废旧塑料加工生产园区,将现有的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纳入园区进行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塑料深加工项目和企业,生产塑料母料、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工程塑料、建筑塑料等深加工产品,提高废旧塑料的附加值;规划建设废旧金属及机械制造园区,将废旧金属用于制造汽车配件、工程机械、塑料机械、电机电器、木工机械、模具等产品;在废旧塑料加工生产园区和废旧金属及机械制造园区推行集中化、生态化、规范化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集中供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公共基础设施。

2.强化多产业集聚共生

做强做大涵盖精细化工产业、纺织鞋服产业、建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木材加工业和服务业在内的产业体系,强化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深加工、再制造与各产业的耦合力度,构建多产业集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首先,加强工程塑料行业与汽车配件、工程机械、电机电器等机械制造行业的深度链接,加快发展塑料机械、模具等机械制造行业,为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产器具;其次,强化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间的耦合力度,塑料母料、模具、精细化工产业为纺织鞋服产业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器具,木工机械发展对促进木材的精度切割具有推动作用,工程塑料与电子信息产业、建筑塑料与建材产业均具有良好的契合关系;再次,加快发展生态物流、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产品展示、维修维护等服务业,为多产业集聚共生的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

四、产业共生耦合的要素集成系统

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与运行需要有完善的要素集成系统予以支持。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要素集成系统包括共生技术、能源资源、资金与人才、基础设施、制度政策等方面,分别为模式的高效运行提供物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撑。

(一)共生技术的集成开发

共生技术是在产业内部的原材料开采、生产加工、回收利用和产业之间的链接耦合等领域,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提供核心支撑的相关技术[9]。一批共生技术形成的共生技术链,将从源头上提高产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提供核心支持。政府应加大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共生企业联合开发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资源替代、共生链接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实用技术,重点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应用技术的研发,积极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共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工程实验室、海外研发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组建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产业共生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

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土地、水等资源的供给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的基本条件。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将有利于推进产业体系的布局合理和集聚发展。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系统设计必须以实现区域内能源使用高效化、清洁能源使用最大化、资源利用集约化为目标。在能量供给上,积极推行区域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示范工程,遵循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根据行业特性、生产规模、工艺需求合理规划设计能量梯级利用流程,使能量在产业共生体系中得到充分利用[10];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扩大清洁能源的用能比重,优化区域用能结构。在土地、水资源供给上,积极推行产业园区化管理,根据园区内产业链的上下游情况和企业用水需求状况科学规划园区布局,对于园区内污水排放较多的情况,可适当引进耗水大并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入驻,最大限度集约利用水资源。

(三)资金与人才的集成共享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循环经济产业正逐步向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资金与人才的运作是产业共生耦合关系得以持续维系的关键环节。在资金的集成运作方面,对于目前发展循环经济获取的短期经济效益低、回报率不高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通过直接投资、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投资,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11]。在人才的集成运作上,要加大产业共生耦合的高层次科技型、技能型、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企业和相关高校合作培养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高级技师、技工和先进技术研发人员,在相关产业园区或区域内形成“老、中、青”梯队的产业共生耦合研发、管理团队。

(四)基础设施的集成共用

工业固体废物回收中心、污水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置中心、信息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是保障产业共生耦合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信息服务平台的集成共用,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与企业相关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信息,便于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寻找到废物资源来源、废物资源分解者、节能先进经验等有效信息,使之成为工业园区、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服务平台。其次,要强化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的建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培育和发展可再生资源废物市场和区域性废物处理中心;强化废物的分类收集,重点设立专门的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制品、废旧电子、废旧轮胎等工业固体废物回收网络体系。再次,共享污水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置中心,完善污染物的集中回收、集中处理、集中排放体系,积极提高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

(五)制度政策的集成运作

进一步加强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起以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为核心,涵盖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出台一批支持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市场建立、节约用水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政策、宣传教育政策等,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激励和约束企业、园区(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行为活动。加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设,清晰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开展节能量、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探索,为产业共生耦合的市场机制形成提供制度保障。

五、结论

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推进,在我国逐步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共生耦合模式,如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为代表的生态型矿山高效开采与资源能源跨行业综合利用模式、以鲁北化工为代表的原料多级利用化工联产无废化循环经济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与城市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12]。在实际生产运作中,我国各地区、各工业实体基本具备构建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条件,但在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产业耦合属性、价值反馈系统为基本条件。资源环境生态系统是指产业规划和循环经济规划必须从当地资源环境的生态特征出发,以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和不损害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为前提,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海洋、大气、森林、土壤等生态特征;产业耦合属性要求在当地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加强产业间的耦合力度、增强产业体系的紧密协作能力为方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和拓宽产业体系,积极引进一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将多个产业有机联系在一起;而价值反馈系统则要求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建立能够维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给实施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光富,鲁圣鹏,李雪芹.产业共生研究综述:废弃物资源化协调处理视角[J].管理评论,2014,26(05):150.

[2][3][4]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2.

[5]刘英基.我国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创新驱动研究———基于产业共生网络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6):126-128.

[6]张其春,郗永勤.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68.

[7]王金水,包景岭,常文韬等.临港重化工业区循环经济共生网络的构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3):119-121.

[8]胡啸,徐慧娟,何云等.基于能量流分析的静脉产业园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5):27-28.

[9]王晰巍,林明兴,刘恋.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演进中知识创新螺旋及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7):1011.

[10]孔令烝,谢家平,谢馥荟.基于产业共生视角的循环经济区域合作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42.

[11]王怀德.基于循环经济的金融创新探析[J].中国商贸,2014(10):111-112.

[12]齐建国,王红等.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与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0(10):29

作者:艾良友 邱俊珲 傅志强 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教育学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boshi/7394/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