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分析摘要: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素质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我们可以从国家政策倾斜、发展教育、人才引进、加快基础设施建…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素质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我们可以从国家政策倾斜、发展教育、人才引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绿色经济等方面入手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国家政策;人才引进;绿色经济

在国民经济发展历程中,区域经济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报告中,总书记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得十分复杂,既有动态的不平衡,即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表现出来的不平衡,也有静态的不平衡,即同一时间段上不同地区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中西部虽然地域辽阔,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但沙漠和高寒地区占很大一部分,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从自然资源分布的角度来看,煤、天然气、石油等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多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主要以重型产业为主。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西南土地贫瘠,中低产田导致生产力水平较低,西北风沙严重,整个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脚步。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耕地产出率较高。并且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广泛,城市化水平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由于种种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差异,导致我国产业布局一般呈现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轻工业和混合产业占主导,西部地区重型产业占较大比重。产业结构的差异和不同的交通运输条件导致不同地区经济产出水平的巨大差别。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和国际市场的形成,这种差异越加明显。

(二)人文素质因素地区居民思维观念的开放程度和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人民的思想解放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人们重视教育,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加上改革开放后与国外频繁交流,不断加深国际经济合作,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活跃,具有时代创新意识,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中西部地区人们的思想封闭保守,传统文化深厚,一些老观念根深蒂固,教育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远低于东部地区,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保守的思维和落后的教育水平极大制约了当地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可见,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差异使西部地区在资金使用、技术更新、劳力效率等方面均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

(三)国家政策导向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实施的是向东部倾斜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这是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政策的调整,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实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促进了东部率先发展,而且提高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加深对外开放程度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用积极显著。这一阶段以效率优先为基本指导思想,倡导“梯度发展”,强调集中资源和资金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大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加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影响

(一)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民族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民族团结、互助,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原有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调整,东部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东西部差异进一步加剧,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社会矛盾突出,倘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因素,导致社会动荡。

(二)不利于经济平稳发展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矿产资源丰富东部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开发重型产业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多加工型产业及新兴产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布局中心向东部倾斜,加剧了东西部经济不平衡,带来许多矛盾。西部地区为了尽快改变落后状态进行了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贸易壁垒,降低了生产效率,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阻碍了地区优势的发挥,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三)不利于生态环境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平原为主,雨量充沛,适宜人类居住,而西部地区生存条件相对恶劣,许多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基本生活资料短缺,加上经济发展滞后,人们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为了迫切改变这种经济落后的现状,当地区民往往选择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放,期望迅速致富。这种行为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很多资源迅速枯竭,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

三、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举措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方向。为进一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我们在发展西部经济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适当倾斜为前提在保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西部地区经济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与西部企业适当的倾斜和大力支持;为西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及富余劳动力投入到西部的经济建设工作中去,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效缓解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窘境。

(二)发展教育是关键总书记曾经说过,要加强对基础教育扶持力度,努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逐渐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要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这些地区的办学经费,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西部地区要努力缩小与东部地区的教育差距,因为进入新时代,人才的力量越加明显,教育的贡献越加突出,只有通过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素质,充分激发当地人民的自身潜力,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发展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制度的完善,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学习的良好氛围。要因材施教,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探讨,使得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科学的促进人的成长。政府要努力做好教育的精准扶贫工作,“让贫困地区的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于贫困地区的教师,也要给与更多关注和关爱,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投身到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中去。

(三)人才引进是助力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面对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不高的现状,国家应大力提升当地的教育质量,努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从而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综合素质;国家也制定一些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向西部流动,投身到西部的经济建设中去;西部当地也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人才。通过人才奠定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四)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国家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西部的交通状况,为西部地区的生产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要想富、先修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道路基础建设滞后,当地人民出行受阻,当地资源和产品进入市场困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因为交通的落差而被进一步拉大。在广大西部地区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提升运输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引进来”“走出去”,从而促进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

(五)发展绿色经济贯穿始终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在加速,为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西部很多地区出现“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污染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一些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国家为治理和改善环境投入巨大。为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生存环境,西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发展绿色经济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西部地区人们要转变想法,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绿色经济增长观念,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各地区多维度合作,促进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其次,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各地区政府加强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努力寻求区域绿色发展模式;第三,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内的第二产业应秉持控制能耗、减少污染、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的原则,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鼓励绿色出行,打造绿色西部。

参考文献:

[1]高延鹏,吕贵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9(5).[2]石碧华.区域经济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N].经济日报,2019-10-17.

[3]章惠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

[4]艾纯友.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9(3).

[5]申忠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3).

[6]林毅夫.再谈“要致富先修路”——从国际范围基础设施投资模式比较看中国经验[N].北京日报,2018-11-26.

[7]藏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9.

[8]夏万军,余功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4)..

[9]曹胜利,何雨点.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J].中国高等教育,2019(15).

作者:秦华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jingji/4669/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