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论文 会计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3篇

会计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3篇

会计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3篇摘要:(一)一、财政部门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1.财政部门会计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国家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所以会计监管只是财政部门的一个附属职能,这就导致了会计监管力量薄弱、会计监…

(一)

一、财政部门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

1.财政部门会计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国家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所以会计监管只是财政部门的一个附属职能,这就导致了会计监管力量薄弱、会计监管设施配备不全、人员安排不到位、资金支持很匮乏,有限的监管行为得不到充分的监管经验,监管手段及其落后。会计监管过程注重结果,只对会计资料、会计计算方法以及会计人员进行监管,监管手段落后。

2.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相关会计监管权利的赋予缺乏与之配套的监管评价体系,没有给出监管不力或无效的时候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会计法》中,赋予了财政部门会计制度制定权、会计事物的监管权以及从属的行政处罚权,这三位一体的权利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大的空白,没有制定具体明确的会计监督法律,违权违规现象的相应解决对策没有落实好,而且,整个的监管过程没有公之于众,开展听证会等。

3.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管不力,监督效率不高。首先是多头领导、指责不清的问题,会计中介机构受到财政部门、证监会、会计注册师协会等的多方领导,权责混乱,难以协调,监管效率被弱化。其次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手段太落后,一般都是事后监管,容易滋生会计造假作假现象。最后,财政部门对中介结构的监管只是公布会计信息质量,对于违法违纪行为的威慑力和惩戒力不够。

二、针对存在问题所提出的相应解决对策

1.加强会计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方式。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监管的核心力量,在会计监管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主力军的重任。首先,要壮大会计监管队伍,加强会计监管队伍建设。为此,要充分鼓舞社会会计中介机构,大力培育社会中介机构优秀从业人员,发挥社会团体的集体力量。此外,要转变落后的会计监管方式,由监管结果转变为监管过程,避免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并推广行业自律,进行行业人员素质觉悟动员活动。

2.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管评价体系,合理利用监管权。保证监管权合理利用和有效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必须制定有效的会计监管评价标准,一方面必须成立一个责任约束机制和监管评价体系,组织部门专业要员、社会专业人士、单位内会计工作人员组成三位一体的有效监管队伍,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形成相互制约的责任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监管成效,切实落实以政府监督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补充的会计行业监管新模式。

3.发挥会计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强化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逐步增强对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升其道德水准和监管质量,为此政府部门要及时核查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等。还要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做到有序管理和领导。采用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中介监管质量和水准。加大对监管中介部门的检查力度和惩戒力度,树立起监管有力的新形象,严格执行监管。

三、结束语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监管的主力军,其领导和监管的职能必须同时到位。对于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切实有力的解决对策,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补充和完善,将自身的监管力量扩展到社会监管以及单位内部的监管,制定有效的监管评价体系,完善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革新监管方式,真正将新型会计监管模式落到实处,提升监管质量,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范银超 单位:国家统计局白城调查队

(二)

一、目前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监管的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些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管制度,但是国有资产会计监管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不足: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

会计信息是经济业务核算的根本依据,会计信息是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直接依据。企业出于某种目的故意掩盖资产真实状况,虚报数据等形成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会计核算的正确性,从而影响会计监管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企业内部监管问题

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管制度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建立不完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提升管理效能、信息通畅流动。有的企业把国有资产会计监管职能归并在财务部门,监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不具有制衡性。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岗位设置流于形式,不利于监管工作的独立性开展。监管人员素质不够,会计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不够,对监管工作信息掌握不够,不能有效地对国有资产管理会计进行监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经济利益受损。

(三)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监督监管

近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但是新旧会计制度并存格局导致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缺乏横向可比性,难以对经营者实施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得国家监管力度软弱。

二、构建完善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管的方法

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管分宏观和微观层面,本文从各个方面,对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监管体系,发表一些建议:

(一)加强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引进集办公系统、资产管理、财务核算于一体的现代办公软件。将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关键控制点等嵌入系统程序,实现手工环境下难以控制的功能。特别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嵌入资产采购、验收、使用、处置等全过程监控,有效防止资产管理中的舞弊现象。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会计监管制度

会计监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监督的一部分,应予以重视。企业应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制定科学严谨的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监管制度,以日常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为手段,通过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的检查,对国有资产的安全性进行持续监督。

(三)提高会计监管人员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养会计监管人员应具有专业的眼光和高度责任心,明确会计监管职责,善于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风险策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完整。为了提高会计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应进行定期培训,并把国有资产会计监管工作的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中,确保监管目标的实现。

(四)国有资产会计监管的岗位设置应具有工作独立性,建立岗位责任制,保证监管的功能和作用

会计监管岗位应设置在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给予监管人员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工作地位。对于发现的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报告,确保监管信息及时通畅。企业的会计监管目标通过组织机构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岗位职责。通过财务业绩衡量指标,如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等定量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结合定性指标对会计监管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考核,确保企业目标和个人的统一。

(五)国资委应加强国有资产保护控制,充分发挥资产效益,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优胜劣汰是发展的趋势。为促进国企改革发展,国家采取“放水养鱼”,如将一些不能直接参加或服务生产经营的资产划分为非经营性资产,并从改制中剥离出来,单独经营核算,资产收益归属国家,但国家基本无法行使索取权。受利益意识的牵制,资产收益大多变成原国企职工的福利,而且利用各种形式摊派费用,侵占收益。加强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和监管工作迫在眉捷,但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共识。我们认为,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的人,应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监管制度,确保资产收益不被扭曲占用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体系,并将执行情况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国资委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是建立健全经营预算的主体。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能全面反映经营收支状况,对经营者的财务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控制,也是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手段。国资委应于年未全面清查资产状况和收益,制定下年度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草案,经同级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结合年度财务决算,考核预算执行结果,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奖励,做到责、权、利的有效结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国资委应向代管单位派出监事。监事应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查阅公司账册,行使财务监督权,监督公司的经营状况、利润分配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六)国家应加强监督职能,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监管的监督工作

首先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即领导、制定监管方案和监督职能。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律法规,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监管有法可依;在指导企业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管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加大监督力度,防止法律法规成为摆设。其次还应做好新旧制度的交替工作,避免制度混乱造成的工作失误和资源损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增大,为了保护国家、企业及人民的利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现实表明,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管工作仍有不足。相对与国外而言,我国的会计监管管理还是比较落后的。希望个人、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林碧洪 单位: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三)

一、财政部门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方式存在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同体制的企业的发展,给了财政部门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财政部门中,尤其是基层的财政部门并没有树立市场观念,习惯使用的方式仍旧是从上到下,从点到面的行政管理方式,导致了一些非国有企业成为了会计监管的盲区,使得一部分的会计人员得不到会计政策、信息的支持,财政部门会计监管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目前,基层的财政部门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的工作,例如,会计人员再教育、从业资格、职称资格的办理、各类会计考试等等,忽略了作为会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会计监督的部分,会计监督变成阶段性和突击性的行为。此外,财政部门会计监管通常仅仅只针对会计活动的结果进行监管,主要集中在会计资料、会计计量方法、会计人员方面等,但是由于经济活动不断的复杂化,仅对会计活动进行监管的方式会导致监管不全面。

(二)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在立法上赋予了财政部门会计监督的权利,但是对于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却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对于会计监管不力或者无效的时候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没有一个标准。由于缺乏对于财政部门会计监管的评价体系,人们就无法判断财政部门会计监控的情况,无法判定所执行的会计监管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并且由于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并没有公开化,对于其工作成果的评价较为困难,直接导致了监管若是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就不会受到相应的追究和处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财政部门对于监管职责的履行不力,不单单是工作上的一种失误了,严重的可能产生违法行为。因此,建立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有效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三)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管不力

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一直是相当重视的,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监管的效率不高。我国的会计中介机构面临着多头领导的问题,除了财政部门之外,还要受到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审计部门等的监管,由于监管的只能被重复了,导致了部门之间的协调较为困难,权责也很难分清,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能也被弱化。第二,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监管的手段有待提高。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对于事前和事中的监管机制都不完善,导致了会计造假的行为屡禁不止,并且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知识局限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的,缺乏制度性的监管。并且对于监管的方式,财政部门也没有做到程序和方法的制度化,透明化。第三,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管结构的仅仅只是公布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报告,对于违法违纪的行为没有威慑力,起不到相应的警示作用。

二、加强财政部门会计监管的对策

(一)完善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方式

财政部门一直是会计监管的核心,现如今,财政部门核心作用的发挥需要将会计监管的重点和方式不断的转移和更新,财政部门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会计监管方式。一方面,财政部门可以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挥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可以将会计人员再教育、从业资格、职称资格的办理、各类会计考试等事务交托于社会组织进行完成,打破区域的界限,这样既能使得财政部门能将更多精力放在监管的工作上,又可以使得社会组织在会计服务这个主题上展开竞争、发展。另一方面,财政监管要改变原有的对会计活动结果的监管转变成为对全过程的监管,以行业自律管理这个未来监管发展趋势作为补充的会计行业监管的模式。

(二)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管评价体系

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必然会导致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权力过分的集中,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确保该权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就尤其的重要。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财政部门会计监管行为的责任约束机制和社会评价体系,可以由人大代表、专家、社会权威人士等等组成的一个社会民主的评价机制,对于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行为进行评定并且对于会计监管的成果进行责任的认定,实现财政部门监管的科学化,避免相互的监管人员公私不分,不断提高财政部门监管的成效。另一方面,应当实现政府财政部门监管评价的公开化,让整个社会公众来评定财政部门会计监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引入公开披露的机制,提高财政部门会计监管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管

在对于行业的管理上,财政部门应当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会计监管体系。首先对于会计中介机构的查处权限进行规范,建立分级监管体系,例如,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由省级财政部门进行监管,而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由地级财政部门进行监管。其次,加大执法的力度,对于财政部门监管的结构必须进行相关的处理,对于违法违纪的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加大警示的作用。第三,完善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机制,不断的提高财政部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可以采取重点检查和抽查的形式,对于会计中介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第四,完善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队伍,不断提高其队伍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可以尽可能的发现在监管过程中的问题。第五,财政部门内部可以针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违纪的行为成立一个处理的委员会,并且规范其处罚流程,使得会计监管能够更加有效。

作者:周君 单位:阳信县财政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论文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inalunwen.com/guanli/5357/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中国论文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